当前位置:文章详情

当前位置: 首页 > 相关政策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发展空港经济的指导意见(内政发〔2015〕130号)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0日 作者:区域经济合作局 来源: 浏览次数: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充分把握国家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机遇,主动融入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促进我区与一带一路倡议有效对接。在尊重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前提下,优化发展环境,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更好地发挥政府规划和政策引导作用,通过发展空港经济,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将空港经济打造成为带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和重要增长极。

  (二)基本原则。

  ——集群发展。把丰富产业门类、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完善产业配套作为推动地区空港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全面构建和完善规模化现代产业体系,发挥集群综合效应。

  ——创新发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进体制创新、合作创新和理念创新,推动形成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局面,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空港经济发展体系和模式,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创新高地。

  ——高端发展。坚持高端定位和高端特色化发展思路,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集聚各类高端要素,大力培育发展具有临空指向特点的高端科技、高端制造、高端文化和高端服务,形成以高端产业为特征的空港经济。

  ——统筹发展。发展空港经济要在产业协作、城市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等各方面与区域发展战略进行统筹规划、统筹协调、统筹推进,整合各类发展资源,推动区域联合开发,实现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协调推进。

  (三)发展目标。十三五期间,逐步增强机场客运功能,大幅提升货运功能,依托区内枢纽机场和骨干机场开展临空经济区规划、申报和建设工作,空港、产业、城市互动发展效应显现,空港经济对经济社会的辐射作用和支撑力度初见成效;十四五期间,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快速增长,空港经济与口岸经济、陆港经济有效融合、明显集聚,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幅提升、支撑力度显著增强。争取十四五末建成23个临空经济区、1个临空经济示范区,形成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全国的地区对外开放高地。

  二、加快构建国际航空枢纽

  (四)完善航空运输网络体系。拓展优化航线网络,建立和完善枢纽网络、国际航线、国内干线、区域支线、通勤通用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络体系。完善国内航线网络,不断提高与国内枢纽机场、支线机场和通勤通用机场的通达性,积极发展联程联运。鼓励和引导相关航空企业进驻我区,积极发展基地航空公司和通用航空公司。加快建设国际航空枢纽,以连通俄罗斯、蒙古国枢纽机场为重点,优化中转流程,开辟通往欧洲的远程国际航线和航班,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国际中转航线网络格局,努力打造联系全球的空中通道。根据各机场资源条件,支持发展低成本航空业务、设立航空口岸开展国际航线业务。积极支持发展全货机航班,发展跨境电商航空货运,扩大货运服务网络,打造地区航空货运和快件集散网络中心。

  (五)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根据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布局原则,认真开展集疏运网络规划研究,推进机场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有效衔接,改善机场集疏运条件,形成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积极推动高速铁路、城际轨道、城市轨道、高速公路等交通运输方式引入机场。合理规划建设机场范围内的长途客运、城市公交、轨道交通和出租汽车等站点。构建枢纽机场与临空经济区发展相适应的交通体系,建设形成大运量、高效率通道网络,实现多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互动发展的格局,为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奠定基础。 

  (六)加快发展多式联运。加快推动陆空联运体系建设,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成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统筹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设,加快发展公路、铁路、航空多式联运,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形成高效衔接、互动发展的联运格局。推进一单制的全程无缝运输服务,提升货物中转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推进多式联运信息系统建设,提供多式联运公共信息服务。围绕重点枢纽机场,建设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备、集疏便捷的综合性场站和设施,提高转运综合服务能力。积极申请设立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实现进出口物流货物高效运转。

  三、打造高端临空产业体系

  (七)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以打造高端制造产业为目标,大力发展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鼓励航空航材、航天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精密机械及零配件、高端特色农牧产品等临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立足我区制造业现有基础,依托空港经济开放和聚集优势,着力推动传统制造业向研发、设计、创意、品牌等价值链高端延伸,助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积极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将临空经济区打造成高端+智能的制造业基地,提升我区制造业水平。

  (八)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航空物流业发展,构筑现代化空港物流体系。大力发展特色产品物流、航空快递物流、国际中转物流、航空保税物流业务,提高航空物流配套服务水平,推动航空物流和加工贸易联动发展。按照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的标准,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重点开展专业展会、设计服务、展示展销、艺术创意和文化交流活动,形成重点文化创意产业板块,打造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借助航空口岸优势,积极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加大进出口商品通关服务、结售汇等方面的改革力度,推动跨境第三方支付机构发展,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在重点航空口岸扩大出入境免税店规模。积极发展与空港经济密切相关的金融租赁、离岸结算、航运保险、贸易融资等航空金融业务。依托临空经济区,打造具有地区产业特色的服务外包基地。积极推动航空旅游发展,实现航空旅游与航空运输、航空产业协同发展。

  (九)积极发展总部经济。依托临空经济区集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各类产业等优势,加快培育航空产业核心集聚区,引导和培育总部经济企业落户,使临空经济区成为总部集聚强、辐射面广、信息和资源等服务能力最具综合竞争优势的区域之一。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结合产业特点,吸引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央直管企业设立核心营运机构或分支机构入驻,包括管理中心、结算中心、物流中心、营销中心、展示中心、采购中心、研发中心、信息中心、投资中心等,进一步提升临空经济区的经济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支撑引领区域发展。积极培育本土总部企业,形成独特的本土总部企业品牌。

  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十)加强口岸建设。积极推动航空口岸扩大对外开放,打造对外开放国际大通道。遵循超前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建设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和查验配套设施,全面提升航空口岸通关能力和水平。增强航空口岸功能,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积极推动开展72小时过境免签业务。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积极申请设立汽车整车、药品、肉类、水果、植物种苗、食用水生动物等其他特种商品指定入境口岸,增加进口货源,促进航空货运进出口双向均衡发展。立足口岸安全防控,建立常态化的联合工作机制,加大口岸安防设施设备等硬件的投入。

  (十一)促进通关便利化。落实国家和自治区三互推进大通关建设改革方案,打造更加高效的口岸通关模式。加快内蒙古电子口岸建设,实现不同部门、地区、企业间基础信息综合汇总和信息资源的及时交换共享,建设物流大通关平台,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核心功能支撑。积极推广实行海关、检验检疫、边检联动服务和24小时预约通关、预约查验,压缩通关时限。在机场增设动植物检验检疫窗口,实现一站式服务,方便相关物品运输。加快推进口岸与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区港联动区区联动,全面实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实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加快旅客通关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动自主查验通道等智能查验设施建设,提高旅客自助通关人员比例。加强区域通关合作,实现与沿海、内地和边境主要口岸的互联互通,完善通关联络协调机制,打造网络化协同监管模式和服务体系。

  (十二)优化投资环境。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以更加完善的市场化体制和机制保证空港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行政审批、投资审批、商事制度、监管方式和职业资格许可认定方面赋予临空经济区更多自主权。引进国际专业服务机构,加强与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接轨,提供国际化服务。通过扶持引导、购买服务、制定标准等制度安排,支持行业协会和专业服务机构参与市场监督,维护诚信守法、公平公正与开放的市场秩序。以具体项目为抓手,努力在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方面取得突破,加快构建与国际投资、国际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十三)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临空经济区按照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基本方针,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道路,把握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窗口、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坚持绿色集约发展,鼓励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严格资源节约和环境准入门槛,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确保环境质量,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开展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建设。

  (十四)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坚持规划引领,临空经济区要严格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开发建设,坚持科学、高效、有序开发。坚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严格土地管理,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坚持合理、节约、集约、高效开发利用土地。加强土地开发利用动态监管,加大对闲置、低效用地的处置力度,探索存量建设用地二次开发机制。建立健全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考核与奖惩制度。健全用地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管水平。

  六、组织保障

  (十五)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区要建立健全推进空港经济发展工作联动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发展合力,把临空经济区发展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协调、统筹重大项目建设。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密切协作、协调联动、相互借鉴,勇于探索创新,敢于率先突破,积极推动解决发展空港经济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十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各地区、各部门要积极主动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出台支持空港经济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把先行先试权运用到空港经济发展之中。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采取有效措施,在政策、资金、用地、配套设施和通关环境等方面加大对发展空港经济的扶持力度。要定期对重大规划、政策、项目等进行衔接,加大对议定事项的落实力度,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效。

(十七)有序推进实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空港经济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合理确定临空经济区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条件成熟地区要研究制定本地区空港经济发展具体方案,分阶段设定规划目标、主要内容和实施路径,科学组织实施,杜绝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积极稳妥、扎实有序地推进本地区空港经济发展。

打印 关闭

上一条:

下一条: